共读《道德经》第14篇: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
点击蓝字关注 · 共读历史文化
原文十四//
视之不见,名曰夷;
听之不闻,名曰希;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
此三者不可致诘,
故混而为一。
其上不曒,其下不昧。
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物。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
是谓惚恍。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
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大家好,我是燕晓,今天我们继续共读《道德经》,学习蕴含于其中的智慧。
这一篇有点长。但我们一样可以找到它的关键词,这一篇的关键词我认为是“惚恍”。
《道德经》说的“惚恍”与我们今天说的“恍惚”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我们今天说的“恍惚”指的是一种人的精神状态,神志模模糊糊的,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。老子所说的“惚恍”,指的是道的状态或“得道”的状态。
回顾一下前面我们讲过的内容,在第四章中,老子曾说:“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渊兮,似万物之宗;湛兮,似或存。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兮,似或存。”这里也讲到了道的状态是“似或存”。
今天这一篇,便是“似或存”的详解:“道,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它,但你完全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。”
“视之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”“道”的状态不是我们日常认知的那种存在,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到它,我们也听不见它,同时,也没有办法用手去把它抓住。
每每读到这些内容,我就特别感慨:“谁说古人愚昧无知?他们对这个宇宙的认识远远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科学认知。”今天的科学家已经证实,整个宇宙当中我们能够看见的物质只占4%(包括星云等等宇宙物质),而看不见的暗物质、暗能量占96%。
当然,科学的探索是没有尽头的。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粒子所组成,今天的科学已经探索到了中子、微中子以及最新发现的超弦,它们小到连显微镜都没办法看到。肉眼又怎么能够观察到呢?
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,灵魂便是由微中子或超弦构成,而物质世界是由光和波构成,我们看到的实物只是投射,也就是一种幻像,是不是很玄?
这也算是科学迈向玄学的一大进步吧!
1
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
今天我们还会说“大音希声”、“微乎其微”这类成语,想必,便源于古人对“暗世界”的认知吧。只有这个“夷”字,今天很难找到与之类似的表达,可能是我的资料有限,至少我没有查到。只是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看到说:“夷,从卄(草)。”难道意思是:“如藏于草中,无法视之?”
尽管“夷”意思已与老子那个时代完全不同了,但这几句话合在一起,还是很好理解的,老子告诉你:“道这个东西,你可别用人类的认知去感知它。”
今天许多人比较拥护“实证主义”,即一定要用实物去论证它,证明它,才能代表这个东西是客观存在的。反之,就认为它不存在,即为不可信的主观臆断或愚昧无知的迷信思想。
“实证主义”是西方科学界的产物,但其实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认同,我读了不少西方近几年的作品,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,很多西方人正在反击“实证主义”:“迷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!”
而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,不要用常规的思维去理解“道”!
“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”它们已经合在一起了,他们已经形成了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状态了。
我曾写过一篇关于“唐宋古文运动”的文章,魏晋时期,玄学当道,儒学没落了;唐代虽然推行科举,看起来是在恢复儒学,但大部分文人并没有儒学精神,骨子里追求的还是“逍遥自在”。“唐宋古文运动”也经历了好几百年,直到朱熹将过往思想进行总结,建立了理学体系,儒学才再一次被尊奉为官学,成为时代的主流。
不过,此时的儒学,早已融入了不少释道思想,王阳明又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,发展出了“心学”,所以,今天的我们干脆将这些思想全部统称为“国学”,“儒释道”早已融合成一体了。
2
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
“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,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”
道在明亮的地方,不会变得更清晰,在昏暗的地方,也不会变得更模糊。你能感觉它的力量是一股一股传来,但又仿佛什么都没有!所以只能说,没有形状便是他的状,没有外相便是他的象,只能称它为“惚恍”。
“惚恍”既然是道的状态,要想得到“道”,就不能太“认真”。我们经常说:“认真,你就输了!”其实也是这个道理。
在今天这个商业社会,大家一切向钱看,各种“搞钱秘籍”让人趋之若鹜。“跟着成功人士的脚步总没错吧?”“跟着赚钱的人投资总没错吧?”事实证明,不仅错,还是大错!
美国一位投资界的奇才纳瓦尔说过一句话我非常认同,他说:“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,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。大家都能学会的东西,是不可能让你致富的。”
雪漠老师认为“绳绳兮不可名”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去理解,便是:外界的杂事太多,各种声音太多,它们都会扰乱我们的思维。
我觉得如此解释更容易帮助我们获得“道”。我们之所以会有烦恼,是因为不是在懊恼过去,就是在担忧未来,要么就是太在意他人的评判,始终没有安住于自己的内心,活在当下。
什么是“当下”?就是对外界的一切能够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甚至也不再想着去“抓取”时,我们就可以“活在当下”了!
尽管今天“恍惚”之意与本篇中的“惚恍”已十分不同,但仔细想想,还是有关联的。我们经常批评孩子:“我说的话你听进去没有?怎么一天到晚一副心不在焉、恍恍惚惚的样子?”
或许,孩子的“恍惚”正是因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状态当中,他在专注思考。当我们批评他时,恰恰打扰了孩子的清静。
3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
“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关于这一段我特别喜欢雪漠老师《诗说老子》当中的诗解:
那是绵延不绝的光明之雾,
那是无法描绘的混沌之相,
你看不到它的头,
也抓不住它的尾。
你像一滴水进入大海,
你像一阵风融入苍茫,
那是一种途径,
沿着它,你就能发现真相。
“道”不是让我们去抓住它,看到它,听到它,证明它,而是让我们用的,你只要遵循着它的引领,就能够走入正道。
老子也在感叹:“我们要‘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用’。”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,是我们今天人的古代。而在老子之前,亦有相当长的一段文明史,那是三皇五帝时期,这些圣贤都遵循着道管理天下,所以使得人民能够安居乐业。
这种情景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有描写:“余闻上古之人,春秋皆度百岁,而动作不衰;今时之人,年过半百,而动作皆衰者,时势异耶?人将失之耶?”
据考证,《黄帝内经》成书于先秦时期,可见,在当时人的心目当中,上古三皇五帝时期,是一个多么理想的社会,“春秋皆度百岁,而动作不衰”,上古时期的人,活到一百多岁还很健壮,还能干活;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人们年过半百就开始衰老了,这个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!
无论上古时期是否真的有这么厉害,但那确实是老子心目中的桃花源,老子非常希望能够恢复远古社会的宁静详和,小国寡民互不干扰,各自颐养天年。
老子认为,如果像古人学习,遵循自然道法,就能解决当时天下的战乱纷争,以及滋生于人内心的各种烦恼!
4
结语
同样,我们现在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,但依然有很多的烦恼,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安住于内心,找到自己的“道”。何不让自己“惚恍”一下,关闭“眼耳鼻舌身意”,去倾听内心的声音,让它引领你走向正确的方向!
好,第十四篇《道德经》的解读就先讲到这里,我会坚持把进行过深度思考的内容分享给你,关注我,共读经典,一起成长!
如果你也喜欢探索国学文化,欢迎加入燕晓文史交流群共同探讨。
福
龙行
龘龘
入群申请端口
说明: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!
原创不易,转载请联系作者!
往期内容回顾
欢迎评论转发,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。
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,给我点个“在看”呗
视频号|燕晓文史
小红书|燕晓文史